JBTALKS.CC

标题: 古代假发的起源 [打印本页]

作者: 阿嫣    时间: 2011-5-27 10:37 PM
标题: 古代假发的起源
假发的佩戴肇始于古埃及人。

早在埃及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700 ~前2200年)第三至第六代王朝,无论男女,用人发或在其中掺杂羊毛制成的假发套在头上,已司空见惯。

其中男子的假发短而卷曲,与妇女的长假发不同。

佩戴假发的原因可能是为了遮挡非洲酷烈的阳光,后来则同时具有了提高主人地位和尊严的作用。(见美国人布兰奇·佩尼著《世界服装史》,徐伟儒主译,辽宁科技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同样历史悠久。《庄子·天地》提到,上古虞舜时代(前2100年前),秃者已开始佩戴假发。

而《诗经·召南·采蘩》描绘了为公侯养蚕的蚕妇们头上绾结的假发高高耸立的样子,表明了在东周初年,佩戴假发已成为妇女流行的一种妆饰了。

    《采蘩》这样写道:“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被,通“髲”,是以头发编成的假髻,僮僮、祁祁,都是形容假发丰盛的样子。

《诗经·鄘风· 君子偕老》还提到另一种假发称“副”:“君子偕老,副笄六珈。……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副,亦作“髟畐”(上髟下畐,为一个字,打不出),据《毛传》: “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发为之。”

这就是说,副这种假发只有统治者王的妻子才有资格佩戴的。诗中说的“髢”,也是装衬假发的别称。

《左传·鲁哀公十七年》载:“公自城上见己氏之妻发美,使髠之以为吕姜髢。”

可以参证。在《周礼》这部书中,对王后的假发更有细致的划分,即 “副”,属于一种有饰假发;“编” ,属于一种无饰假发;“次”,属于一种用假发与自己的真发合编起来的髻。王后的这些装饰是由周朝宫廷的官员“追师”专门掌理的。

    佩戴假发只是为了美容,故在中国古代,假发一直被列为首饰一类。《晋书·舆服志》载:“皇后……首饰则假髻步摇。”同样,唐李石《续博物志》和《唐书·五行志》也有关于杨贵妃以假发为首饰的记载。

    在东晋太元年间,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妇女均把佩戴假发当作盛妆,一时竟成了上下追趋的时尚。假发平常不戴时,装置在木或竹制的笼子上,由于酷肖人的脑袋,因又有“假头”之称。一些民间女子,不能自备假发而去向人借,结果当时就有了“自号无头,就人借头”的趣闻。(见《晋书·五行志上》)

    虽然佩戴假发可能很美,但里面毕竟有个真假的问题。故后来有人作诗嘲讽道:“东家女儿发委地,日日高楼理高髻。

西家女儿发垂肩,买妆假髻亦峨然。金钗宝钿围珠翠, 眼底谁能辨真伪。夭桃窗下来春风,假髻美人先入宫。”(清金植《不下带编》卷四引曾忠愍《假髻行》)
作者: 我的天使我的爱    时间: 2011-6-3 08:31 PM
原来如此
古时候,那些各种造型的发髻不知道要花多少时辰才完成




欢迎光临 JBTALKS.CC (https://jbtalks.my/)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