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團的芭蕾舞演員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期間從俄羅斯逃亡到巴黎或歐洲其他地方的難民。他們其實從來未在俄羅斯表演過!他們的首演是在巴黎的Théâtre du Châtelet 舉行的。其中有一套舞劇,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它的大膽内容、“非傳統芭蕾舞”的表現方式、“醜陋”服裝和聼起來不和諧的音樂,是如此的前衛、充滿原始味、令當時的觀衆大爲震驚、鼓噪、甚至引起騷亂,紛紛向表演者怒駡、丟物,或離開劇場!
春之祭
如今最爲人熟悉的Ballets Russes創作,除了春之祭外,還有Petrushka, Firebird, Scheherazade, Sylphides, Le Spectre de la Rose, L'après-midi d'un faun, Les Noces等等。
狄亞基列夫第一個聘用的芭蕾舞家是Tamara Karsavina:
無數俄羅斯芭蕾舞團的演出海報之一
舞團在狄亞基列夫去世後停止演出了九年,然後分列爲兩個不同的舞團,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 和 The Original Ballet Russe。 前者以其三名“Baby Ballerinas”而出名:Tamara Toumanova, Irina Baronova 和 Tatiana Riabouchinska,她們都在十幾嵗就成爲專業芭蕾舞演員,在台上表演了!
最後順便跟大家介紹一下一套叫"Ballets Russes" 的記錄片,是我兩年前看的,它主要講述的是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訪問了當時(2005年)還在生的幾位“Baby Ballerinas”和其他重要的舞蹈演員。他們舞蹈終身,在年邁時仍然不停教舞、練習,甚至表演(character roles),真令人佩服、感受良深,值得一看!
其實俄羅斯芭蕾舞團的人物和事跡,在近代啓發了很多藝術的創作,包括電影製作。其中最爲人知的可能就是"紅菱艷"("The Red Shoes")。這套以蒙地卡羅為背景的芭蕾故事,活生生地描繪了Ballets Russes 舞團的領導和舞者間的糾纏。飾演女主角的Moira Shearer是英國Sadler Wells Theatre的一位舞蹈演員,這個角色其實原本是由瑪歌芳婷所演的,但是由於她受傷,所以由Moira代替了,而我覺得Moira 非常稱職呢!另外兩位男演員是由真正的俄羅斯芭蕾舞團的舞者/編舞者,Robert Helpmann
浪漫主義芭蕾及足尖舞的誕生
如果說“La Sylphide” 是浪漫主義時期芭蕾舞的始創之作, 那“Giselle”《吉賽爾》便可算是這時期的代表作了。“Giselle”原名是“Giselle, ou les Wilis”, 即“Giselle, or the Vampires (疆屍)”。
A. E. Chalon 的石版畫: Carlotta Grisi (左), Marie Taglioni (中), Lucille Grahn (右邊後排), 以及 Fanny Cerrito (前排最右) 在 Pas de Quatre 1845 於倫敦公演的造形。作者: pipibubu1985 时间: 2011-9-23 12:47 AM 本帖最后由 pipibubu1985 于 2011-9-23 01:11 AM 编辑
浪漫主義芭蕾及足尖舞的誕生
講述過在前浪漫主義時期的芭蕾舞劇 "Flore et Zéphyr" 之中, 女舞蹈員借助「威也」而開始呈現用腳尖跳舞的效果, 可算是浪漫時期足尖舞的前哨。
從一些歷史性的印刷品中可以看到, 早在1804年, 芭蕾舞家 Maria del Caro 已經「幾乎」站在其足尖上了。在帝德樂(Didelot) 的 "Flore et Zéphyr" 舞劇中, 前後飾演 Flore 的女主角的Genevière Gosselin 和 Fanny Bias 都看來有在「足尖」上起舞。另外, 在俄羅斯聖比德堡和在英國倫敦,都有舞者嘗試用足尖跳舞。不過, 這些早期的所謂「足尖舞」, 相信只持續一秒鐘左右, 讓觀眾有個「無重」的幻覺。足尖舞只是一些個別現象, 還未成為芭蕾舞詞彙的一部份。
繼諾維爾(Noverre)之後的另一位著名編舞家是尙.度貝弗Jean Dauberval(1742-186)。他是諾維爾的學生,後來在法國波多省的一個芭蕾舞團中工作。在法國大革命前席(1789),他為妻子編寫了一套芭蕾舞劇"Le Ballet de la Paille" (英譯: "Ballet of the Straw"),故事是講述一個鄉村地主為她固執的女兒選擇有錢丈夫,但是女兒卻不管母親的反對,情投一個踏實的窮光蛋。這個故事今天被稱為"La Fille Mal Gardée" 《女大不中留》,是歷史上第一套反映同一時代中產階級生活的芭蕾舞劇。在此之前,幾乎所有的芭蕾舞劇都是描述古希獵和古羅馬神話中諸神的故事。筆者猜測,這種劃時代的創新之舉,可能與當時法國革命的政治氣候有關。
《女大不中留》的編舞者尙.度貝弗
諾維爾的另一位學生,意大利人撒瓦多. 威剛奴Salvatore Viganò,除了是舞者,亦是詩人、音樂家和演員。他被法國當時的文豪斯丹達爾(Stendahl)跟莎士比亞相提並論,而大名鼎鼎的作曲家貝多芬的唯一芭蕾舞樂譜“Die Geschöpfe des Prometheus" (英譯: "The Creatures of Prometheus") 亦是為他而寫的。
威剛奴是choreodrammi這種默劇品種的始創人,他讓默劇動作去「服侍」舞蹈,並提高了群舞部份的重要性。他與西班牙裔的妻子瑪莉亞.瑪丁娜Maria Medina一同創造了"pas de deux pantomime",即「雙人默劇」。在他們的舞劇中,我們可以見到當時的芭蕾舞服飾已經比過往的輕盈得多,用料都很薄,而且舞者的鞋不再是高跟皮鞋,而是較輕較軟的平底鞋,樣子有點像古羅馬平底涼鞋的款式。
在法國革命後的一段時期,直至十九世紀初葉,可以說是「前浪漫芭蕾舞時代」。
塑造足尖舞雛形的編舞家查理.路易.帝德樂
這個時期最出名的編舞家是查理.路易.帝德樂Charles-Louis Didelot(1767-1837)。半法裔半瑞典裔的他,從小跟隨在瑞典歌劇院當芭蕾舞大師的父親習舞,後來更拜師於諾維爾、度貝弗和「大小舞王」威斯特士(Vetris)父子。帝德樂的成名作是"Flore et Zéphire"(原名"La Métamorphose")。這個舞劇的主角Flore和Zéphire分別是春花仙女與和風仙人,他們竟然可以用腳尖輕輕踮在地面上飄過! 這其實有賴於帝德樂自己發明的舞台裝置,即當時所謂的「飛行機械」,實際上是「威也」,令人想起香港武俠電影中的飛躍場面呢!
後來,1799年,崇拜法國文化的俄國沙皇因聽聞帝德樂的名聲而邀請他到該國的歌劇院作舞蹈指導,在1808年,"Flore et Zéphire"在聖比德堡公演,但劇名被改為"Zéphire et Flore",原因是要提升飾演Zéphire的男主角之地位(當時在俄國的芭蕾舞仍然比較注重男舞蹈員,與法國有別)。
這個時候,芭蕾舞的教授已發展得很成熟,其中最重要的教師是卡羅.布里斯Carlo Blasis(1797-1878)。他是威剛奴的學生,在1820年出版了一套芭蕾舞教授手册--"Traité élémentaire, théorique, et pratique de l'art de la danse" (英譯:"Elementary Treaty on the Art of the Dance, Theory and Practice"),當中詳細描述了芭蕾舞獨有的旋轉技巧--pirouette。另外,他又解釋了attitude這個優雅的形態,是源自十六世紀由Giovanni da Bologna而彫的一個彫塑,這彫塑是古羅馬傳遞訊息的神墨丘利Mercury。他的學生之一是至今大部份芭蕾舞學生都認識的Enrico Cecchetti(安立高.切凱蒂)。Cecchetti的教學系統,把布里斯的系統再擴大發展,後來被俄國和美國吸納,並在世界各地發揚光大。
Cecchetti的老師羅.布里斯 Attitude的來源:古羅馬傳遞訊息的神墨丘利
最後介紹的一位重要教師是奧古斯特.威斯特士Auguste Vestris(1760-1842)。他年輕時曾被尊稱為「舞神」("le dieu de la danse"),而他的學生就因為很多他所教出來的男舞蹈員都勝任於Zéphire這個角色,而叫他"Grandpa Zéphire"。諷刺的是,他所教出來的眾多飾演Flore的女學生,才是把芭蕾舞帶進新紀元的人。這個新紀元,就是以足尖舞為特色的「浪漫芭蕾時期」了。
被尊稱為「舞神」的奧古斯特.威斯特士作者: pipibubu1985 时间: 2011-9-23 12:54 AM 本帖最后由 pipibubu1985 于 2011-9-23 01:17 AM 编辑
十八世紀的芭蕾舞王及舞后
在十八世紀中葉的時候,法國最出名的芭蕾舞員仍然是以男性為主,其中以路易‧杜配Louis Dupré (1697-1774),米蕭‧巴隆地 Michel Blondy (1677-1747) 和高羅徳‧巴龍Claude Balon (1676-1739) 最為著名。杜配還有「舞神」的卓號呢。而據聞巴龍的輕快跳躍技巧在後來啟發了ballon這個跳躍動作的名字。
在女舞蹈員中,以瑪莉杜麗莎‧蘇伯樂尼Marie-Thérèse de Subligny (1666-約1735)和法蘭斯娃斯‧配霍斯特Francoise Prévost(1680-1741)為最著名。她們兩個分別承繼了Lafontaine的「舞后」名譽,並跟巴隆地和巴龍一起上台演出。
配霍斯特後來成了巴黎歌劇院舞蹈學校的教師,教出了兩名高徒,就是瑪莉‧莎梨Marie Sallé(1707-1756)和瑪麗安‧卡瑪高Marie-Anne de Cupis de Camargo (1710-1770) 。卡瑪高的擁護者為她取了個卓號,叫La Camargo。
路易十四在1643年開始執政,當時他只有四歲。他不但承繼了父親路易十三的王位,也承繼了他對芭蕾舞的熱誠。他的宰相--紅衣主教馬薩林,一直都很鼓勵他跳舞。十三歲時第一次登臺演出,十五歲那年在大型節目「夜之芭蕾」(Le Ballet de la Nuit)的最後一幕高潮中飾演希臘神話的太陽神阿波羅。身穿古羅馬服飾,頭上戴了金色、猶如太陽光線的頭飾,給人留下深刻的引象,從此被尊稱為「太陽王」(Le Roi Soleil)。
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創辦了全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學院,Académie Royale de la Dance (Royal Academy of Dance),宗旨是「為舞蹈重新建立為一種完美的藝術」。當中的成員包括十三位專業舞者,而帶領學院的便是今天在芭蕾舞界公認為芭蕾舞導師之始祖博尚(Beauchamps)。博尚本身是舞蹈員、編舞家及作曲家,曾擔任路易十四的舞蹈教師廿二年,在1671年正式成為皇家舞蹈學院的領導人。他確立了芭蕾的五個基本腳位、手位和一些舞步,並以法文命名之,為芭蕾舞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動作體系。這個體系和法文的動作名稱,時至今日,依然在世界各地被廣泛採用。
為芭蕾舞建立完整動作體系的博尚
1669年,路易十四又創辦了皇家音樂學院,Académie Royale de Musique,亦即是著名的巴黎歌劇院(l'Opéra de Paris)前身,由呂利領導。呂利在音樂學院內自行建立了舞蹈學院,école de danse,直至今天,演變成巴黎歌劇院旗下的芭蕾舞學院,可以說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芭蕾舞學院。
1681年,歷史上第一位專業女芭蕾舞員--Mademoiselle de Lafontaine--在巴黎舞臺上公開演出一套叫做「愛情的勝利」(Le Triomphe de l'Amour)的歌劇,當時同臺演出的包括了博尚和另外三位女芭蕾舞員。Lafontaine在今天被認為是「舞后」(Queen of Dance),是法國首席女芭蕾舞員的先鋒。在此之前,所有舞蹈員都是男性的。作者: Rynn01 时间: 2011-9-28 05:54 PM
原来是这样的,感谢分享作者: 瑶宝贝 时间: 2011-10-4 11:27 PM
读了 才知道芭蕾舞的来源。。。
谢谢分享~~作者: 西门斗魂 时间: 2011-12-18 09:49 PM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