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马来亚出现过短短三年的和平时期。马共的马来党员,与马来青年协会和其他马来民族主义者,于1945年成立马来亚马来国民党(Parti Kebangsaan Melayu Malaya,PKMM),采用“默迪卡”(merdeka,即独立)为党口号,主要目标是争取马来亚独立,加入大印度尼西亚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 Raya)这个大家庭。青年觉醒团(Angkatan Pemuda Insaf,API)作为马来国民党青年团的形式成立,很快发展为拥有激进和军事特征的组织,斗争口号是“以鲜血争取独立”,于1947年6月被查禁。马来国民党的妇女组催生了妇女醒觉团(Angkatan Wanita Sedar,AWAS),一个争取独立的左翼妇女组织。马来国民党之下还有马来亚农民阵线(Barisan Tani Malaya,BATAS),加强马来国民党在农民群中的活动。1948年宣布紧急状态后,农民阵线的主要领袖,都参加武装斗争。
和平时期,马共也获得公开活动,组织了泛马来亚职工总会(Pan Malayan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PMFTU),是当时势力最大的群众组织,进行了多场罢工,争取更好的工资和待遇。马共也采取“统一战线”策略,在马来国民党和马来亚民主联盟(Malayan Democratic Union,MDU)都有其成员,并有极大影响力。当英殖民者跟马来王族展开会谈并拟定马来亚联合邦宪法时,马来亚左翼力量纷纷进行抗议,形成了第一个跨越种族的政治联盟:人民力量中心—全马联合行动理事会(PUTERA-AMCJA),并提出了一份《人民宪章》。人民力量中心—全马联合行动理事会于1947年10月发动总罢业(hartal)的政治行动,瘫痪整个马来半岛,震惊当时的大英帝国。
劫后余生的人民党,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坚持下来,但是其影响力已经十分有限。人民党于1978年易名马来西亚人民社会主义党(简称人社党,Parti Sosialis Rakyat Malaysia,PSRM)。人社党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将“社会主义”从党名和党章中除去,易名马来西亚人民党(PRM)。人民党的基层薄弱,其领导后来决定跟于1999年成立的国民公正党(衍生于1998年改革运动的中派政党)合并,成为人民公正党。有少数人民党员反对合并,仍然保留人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