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Sharer
选择您要替换的背景颜色:
【农历新年】背景图片:
个性化设定
 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46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T 系升学讨论区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8 09:45 AM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大家讨论分享您的建议和看法。
目前IT的趋势和未来发展,那一科是目前最热门的课程。。




收藏收藏0
头像被屏蔽

10

主题

1

好友

400

积分

禁止发言

2#
发表于 2013-2-18 10:06 AM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8

好友

1406

积分

黄金长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13-2-18 10:48 AM |只看该作者
It support 出来可以做什么?理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

好友

1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13-2-19 12:18 AM |只看该作者
你好,想请问你关于jb sunway的it in diploma
大致上在学什么的呢,出了后工作通常是什么呢,
还有你知道关于sunway it的4 个月的 training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1

5#
发表于 2013-3-7 10:58 AM |只看该作者
haw_^^ 发表于 2013-2-18 10:48 AM
It support 出来可以做什么?理想吗?

IT support 可从事电脑系统支援,电脑行政,电脑MIS Support, IT Network Administrator等等,出路非常广哦,
目前这是非常热门的科系。。如您对这科有兴趣我有相关的资料可以pm 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1

6#
发表于 2013-3-7 11:08 AM |只看该作者
技职课程仍乏人问津

(吉隆坡22日讯)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拿督玛兹娜指出,我国每年有约42万5000名大马教育文凭毕业生,但只有25%选择修读技职课程,其余则选择到高等教育学府就读。

她说,鉴于部份社会人士仍鄙视技职领域,且认为毕业于高教学府将更保障未来,因此才出现上述现象。

“业者鲜少提供培训支持,且过份依赖政府的协助。

“最终导致我国技术人员人数只占28%,相比之下,新加坡技术人员占52%、香港和台湾为40%、日本、韩国及德国则高达70至80%。”

她在国会上议院问答环节,针对上议员克里斯的提问作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1

7#
发表于 2013-3-7 11:09 AM |只看该作者
技職教育要走對方向

副首相兼教育部長慕尤丁在新加坡結束工作訪問後,宣佈教育部將從明年開始在50所學校開辦初級技職教育課程,有關課程將在中一至中三的正課時段教導。完成中三課程的學生將獲得文憑,並轉向技職學校繼續專科訓練。慕尤丁針對技職教育課題,與新加坡教育部長王瑞傑進行了廣泛交流,認為新加坡在技職教育方面開始得很早,當地有20%學生就讀技職學校;他們的技職教育有70%的課程屬於實踐,30%屬於理論,值得我們學習。慕尤丁此次在新加坡的考察之旅,不僅開拓了馬新教育合作面向,更進一步鞏固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關係。

初中正課列入技職課程,相信是政府致力推廣技職課程,務求在2020年培育30萬名專業技職人員的主要計劃之一。這項措施短期內可能面對師資、硬體設施、課程調整方面的繁雜問題,不過,它反映政府對技職教育的重視,而從國家長遠經濟發展和人力競爭力的角度來看,則必須賦予技職教育新的定位。如果我們在初中列入技職課程的目的,還是將它視為是次等學生的另一個選擇,或是為次等生安排的另一個出路,則我們的技職教育將如目前的情況一樣,繼續走在“二流教育”或“次等教育”的軌道上。

我國實施技職教育多年,技職學院在全國各地林立,課程繁多,可惜由於教育制度及社會對升學及文憑持有錯誤觀念,導致技職學院淪為考不上大學者的“第二個選擇”,一般家長和社會大眾也往往把技職學校視為是“次等教育”的學校,如非不得已,總會想辦法讓孩子進入大學,擁有大學學位才算是精英人才。在這種情況下,技職教育並沒有得到社會應有的重視與享有應得的地位。這種錯誤觀念必須糾正,才能鼓勵更多孩子往自己的興趣方面發展。此外,技職學校在錄取學生時,仍必須吸引優秀學生就讀,以保持一定的素質和水平。

其實,技職教育重實踐,學生畢業之後有一技之長,就業機會高,不像普通教育培訓出來的大學畢業生,常面對“高學歷高失業率”的困境。技職教育,可為國家培育出經濟建設發展所需要的各級技術人力,這關係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民生計。在這個講究專業化的時代,技職教育已受到廣泛重視,歐美國家的政府把技職教育視為是提高人民競爭力的利器,尤其是美國,特別強調這種教育能幫助美國人提高薪資、增加國際競爭力;而且,在美國就業市場,兩年制技術學院的畢業生,比4年制大學的畢業生更快找到工作,證明市場對擁有專業技職人才的需求極高。

我國政府的經濟轉型計劃,也需要許多技職專才協助國家達到目標。留台聯總多年來不斷協助華裔生尤其是家境清寒的學生,申請到台灣海青班就讀兩年專科課程,讓不少年輕人學得一技之長。馬華今年也與台灣6所大學合作,爭取到每年300個學額讓本地40歲以下符合資格者接受2年的技職教育,而且學費由台灣教育部贊助,第一批學生128人已經赴台接受培訓。兩年後,這批學生即可投入就業市場,為國家的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政府希望在2020年時,國內能設立300間技術學院,80%學生接受主流教育,另外20%學生接受技職教育,這個目標相信不難達到,惟技職教育的素質以及技職學院的水平,卻是我們深感關注的。新加坡的技職教育辦得很成功,不但技職課程的設計具有寬廣的知識基礎,七分實踐和三分理論的教育原則,皆值得我們學習。(星洲日報/社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1

8#
发表于 2013-3-7 11:09 AM |只看该作者
工字出頭天(一)‧技職教育培養熟練工人‧非為“不會讀書”孩子而設

多年來,技職教育是華社忽略的教育源流,而且普遍上認為這是為“不會讀書”的孩子而設的教育。這種既定的負面印象,導致在政府技職教育源流,華裔生的參與率是少之又少。

其實,技職教育的定義是非常廣泛的,絕非只是為了照顧落第生,“工字出頭天”系列,將讓讀者瞭解甚麼是技職教育。

在政府朝向國家轉型、經濟轉型目標,國內需要大量的熟練工人,所以政府在技職教育培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國內各政府部門擁有豐富的技職教育資源,華社又該如何總動員地去善用這些資源?

在政府逐步落實技職認證法令,即要求技術員工,必須要有技職認證才能從事相關工作。這敲醒了華社的警鐘,目前市場上沒有一紙文憑的華裔技工又該何去何從?

教育部和高教部也開始採取一些措施,輔助國家朝向目標,華社對此又有多少瞭解呢?


陳友信:“技職教育分為兩大塊,一個是有學歷的,而另一個是非學歷的,這也包括高層次和低層次技能學習,但華社往往把這兩方面混淆了。”(圖:星洲日報)陳友信:有學歷及非學歷

技教分2類

馬來西亞行動方略委員會主席陳友信說,技職教育分為兩大塊,一個是有學歷的,而另一個是非學歷的;在學歷的方面又分為兩個支流,其一是讓學生從中學畢業後一直往上深造,從文憑銜接至博士學位。

“另一支流則是學歷稍微低一點,即讓學生通過規範的職業課程,畢業後就可以馬上投入職場當技術人員,如修車員。”

他受訪時向星洲日報說,華人社會往往把這兩個支流混淆了,以為學生成績不好才去讀技職教育,其實並非如此。

“這是因為政府沒努力宣教,導致華社普遍上的錯誤觀念一直延續至今天。”

提供多元技能課程

他說,技職學校提供一連串多元技能課程,包括工程學、資訊科技、商業,及其它方面如設計、美髮、廚師的技能專業課程。

“技職教育和大學課程最大的不同是技職教育和市場有緊密的聯繫,因此大部份課程著重於實用性,不同於部份的大學課程著重理論性。”

他說,非學歷方面則是終身學習計劃,高教部開辦的社區學院兼負了這個責任,除了開辦長期課程,也有非證書的短期課程。

他說,技職訓練能提供就業者所需的學歷與資格,但也有許多人把技職教育做為個人職業上或個人進修的額外學習。

各機構各師各法
技教欠統一規劃

很多政府部門都在辦技職教育,但卻沒有一個統一機構管理,因此,政府須重新檢討及統一規劃現有技職教育。

目前,國內有教育部開辦的職業和技術中學、高教部開辦的工藝學院、社區學院和技術型大學、青體部的國家青年技能學院、人力資源部推行的雙培訓課程(SLDN)、農業部和衛生部也有隸屬的技職學院、還有瑪拉工藝學院及州政府開辦的技職學院等。

陳正錦:“技職教育主要是替國家栽培各行業的人才,因此政府應公平分配教育資源予人民,並全面開放技職教育,讓全民共享。”(圖:星洲日報)陳正錦:應開放給各族參與

行動方略技職教育委員會主席陳正錦指出,瑪拉屬下有很多技術學院,但因歷史因素只保留給馬來同胞修讀,不過,他認為與各國政府合作的技術學院,如瑪拉高級技能學院和Giat Mara等都應開放讓各民族參與。

他認為,不同的政府部門應整合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劃一招生制度,讓各族學生都能在系統化安排下,選擇接受技職教育的機會。

“我們現在看到,不同的單位在辦技職培訓課程,其不同等級的大馬技能證書,則由人力資源部的技術發展局統一發出,而貿消部負責發准證給擁有相關技能認證的人士開業,因此,各部門應要有很好的協調。”

他說,政府已成立了國家技職教育諮詢理事會,由副首相兼教育部長丹斯里慕尤丁領導,他希望該理事會能納入華裔代表,以表達華人的心聲,同時廣邀非政府組織和相關專業人士加入,共同為技職教育的發展提供意見。

應二戰後發展所需
殖民政府建立技職教育基礎

二次大戰後,英殖民地政府為應戰後發展所需,採取多種設施,發展技職教育。除了設立初級技術學校,培訓急需的基層技術人才外,更積極發展高等技職教育,培養實用高層技術人才。英殖民地政府的嚴謹辦教育態度,為技職教育的發展確立堅實的基礎。

1957年獨立後,政府積極發展工業,技職教育的發展都按政府的最終目標進行,並延續英國的技職教育制度,在培育技術職業人力資源上,在制度上、課程上、師資上和技能鑒證上,建立了堅實的基礎。

馬來西亞成立後的技術職業教育,有了明確的目標,將職業中學,技術中學的課程內涵,基本設備要求等都定下行政準則和標準,使技職教育體系更加制度化。

政府為了加強技職教育,在初中階段設置技藝教育,以取代鄉鎮中學。但因政策關係,並未能在全部中學執行,使到初中階段的技職教育一直排徊在存在與否的門檻中。

大專技職教育70年代發展神速

大專技職教育在70年代發展神速,所訓練的學生投身於我國經濟發展,是80至90年代國內經濟成長火車頭。

政府為了配合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投入巨大資金,積極發展技職教育,加強課程的實用性和教學的效益。經過調整後的技術職業教育,不再只是技能培訓的職業教育,而是著重於科學技術與研究發展的高層次技術教育。

然而,這也是政府的目標,將在1990年後逐漸地將職業中學提昇到技術中學,優質化技術教育,以達到2020年工業先進國的宏願。

聯合國對技職教育之定義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5年對技職教育的定義為“在普通教育外,研習科技及相關科學,以習得與經濟、社會生活各職業有關的實用技能、態度、理解與知識的教育歷程。”(UNESCO,2005),並將技職教育界定為下列三種範疇:

1.職業生活教育(普通教育中的技職教育)
以啟發小學至中學前期,所有學生對科技世界及工作世界的廣泛認識為重點。

2.職業準備教育
旨在協助中學至大專的學生習得工作職場所需的能力,即進入某一行、職業領域就業前的準備教育,通常著重該領域的專業理論與工作技能的學習。

3.職業繼續教育
在終身教育體系下,繼續增進職業能力的發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1

9#
发表于 2013-3-7 11:09 AM |只看该作者
工字出頭天(二)‧有技術無文憑‧技工恐斷層‧華社忽略正規技教

國家過去三四十年來的技職教育發展,培養了無數有文憑的非華裔技術人員;華社則在“學徒制”的非正規教育下,培養了“有技術、無文憑”的接班人,兩者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以下數據,就證明了華裔忽略技職文憑的重要性。

教育部管轄的技職中學全國有88所,學生6萬零590人,而華裔人數不到1%;高教部工藝學院全國有20所,今年有4萬6千846名學生被錄取,當中只有1千624名華裔生,僅佔總人數3.47%。

技職認證法案影響大

馬來西亞行動方略技職教育行動委員會主席陳正錦說,這是華社的隱憂,因為若華社繼續忽略正規的技職教育,一旦政府逐步落實技職認證法令,在未來20年,華裔技工恐會出現斷層。

政府落實技職認證法令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要求技術員工,必須要有技職認證才能從事相關工作,而目前的國立技職教育體制里的學生多數是巫裔。

陳正錦說,過去20多年來,政府投入很多國家資源來推廣技職教育,但華社卻不懂得善用這些資源。

僅2%華裔入讀技職學校

“根據統計,國立各類技職教育學院或學校不少於300所,但華裔學生的比率卻不超過2%,情況堪憂。”

在國家整體發展趨勢下,技職教育將成為焦點;若華社還是後知後覺,對技職教育持有負面觀念,我們將無法跟隨國家經濟轉型的步伐。

陳正錦:法案明年提呈
修車廠首當其衝

陳正錦說,首個將在明年提呈國會的技職認證法案是《汽車維修與保養法案》,目前還不曉得這項法案的約束力有多大,其所涉及的範圍與層面有多廣。

“這項法案只影響未來的,還是包括現有的技術人員?以修車廠為例子,有關認證只針對老闆還是技術人員?還有很多不明朗之處有待釐清。”

不過,他認為,法案不能以未來式來處理現在式的經營者,相反地應該要有彈性處理的機制。

“從國家整體發展來看,許多西方先進國都在採用技職認證,這無疑是一條正確的路;這項法案的落實,能提昇國家整體技術固然是好事,但尚有許多方面需作出檢討。”

技教種族比例失衡
社會將朝畸形發展

陳正錦以本身經營的冷氣機生意為例,在登報及通過J o bStreet徵聘時,上門或寫信應徵的超過90%是馬來同胞。

他坦言,深怕政府要落實的技職認證法案,會帶來兩個極端的現實情況;在危機感嚴重驅使下,行動方略成立技職教育行動委員會,希望提高華裔在技職教育方面的參與率。

“我們將來面對的困境是華裔技工有經驗,沒文憑;巫裔技工有文憑,卻缺乏經驗;經過幾年的工作經驗,巫裔技工也能有好的表現。”

他也擔心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出現中小企業為了生存買文憑,屆時或出現貪污濫權的現象;技職教育種族比例失衡,導致社會朝向畸形發展。

中小企業是華社支柱

“從過去到現在,除了大企業外,屬於技術性的中小型企業也是華社的主要經濟命脈和支柱;華裔在中小型企業方面一旦沒辦法延續,就會影響到經商機會,並波及需要華商支持的華小和獨中教育體制,影響甚大。”

因此,他認為,華社是時候要關注技職教育了,而且要通過各個方面的合作,以鼓勵華社重視技職教育。

駱富友:修車廠須登記
至少一人須擁技能證書

馬來西亞汽車修理廠商總務駱富友說,貿消部明年在國會提呈汽車維修和保養法案並獲得通過後,預計2013年起所有修車廠須向貿消部登記,而且在3年寬限內,修車廠至少有一人須擁有大馬技能證書第三級(SKMIII)。

“在首3年的寬限,不管是老闆還是員工,只要其中一人有SKM III文憑即可;首3年的寬限結束後,貿消部規定在另一個3年期限內,所有的修車廠員工都須擁大馬技能證書,才能從事相關工作。”

他向星洲日報說,這是貿消部會見業者時透露的部份法案內容,出席會議的各代表及業者都同意這項法案的擬定,因為修車廠行業將朝向專業發展。

“華社應該積極看待這項轉變,並且需要未雨稠繆地應對這些挑戰。”

張運華: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技術也相對地進步得很快,而“動手”技術也是一種知識,因此必須要有認證。(圖:星洲日報)張運華:提昇教育水平
認證法案有利國家發展

拉曼大學數學系高級講師張運華認為,技職認證法案不但有利於國家發展規劃,而且還可提昇技職教育水平,對各行各業是好事;惟必須先瞭解並厘清有關法案的細節。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技術也相對地進步得很快,而‘動手’技術也是一種知識,因此需要認證。”

他說,由於國外市場對技術人員的需求量很大,因此技術人員一旦有了認證,就不受限制於在國內工作。

“有了認證也代表我們有品質管理的系統,也說明了有個固定單位在監管,從而提高了消費者的信心。”

不過,他認為,雖然有了認證,但還是不能避免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因此,監管單位須擁有吊銷執照的權力,這樣的方式就代表有人製衡,而且還有市場的平衡機制。

陳友信:技教落後外國
政府10年急起直追

行動方略委員會主席陳友信說,台灣和一些其他國家在六七十年代開始關注技職教育,我國在80年代才開始比較關注這課題。

他說,政府早年策劃技職教育時,沒有很大幅度去推動;最近10至20年,政府才多方面地做出努力。

“政府最近在技職教育有了更清楚的策劃,工藝學院(Poly Technic)注重實踐,理論從簡,發展到今日各種技術學院(Technical College),有些文憑課程可以銜接大學課程。”

他說,教育體系也有技術學校,普通中學也教幾門技職課程,政府大學開辦一些技術課程,可說是有相當完整的技職體系。

“政府這10年來大力推動技職教育,不過華人完全不去關注;在技術學校,華人少過1%,技術學院的華裔學生則只有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1

10#
发表于 2013-3-7 11:10 AM |只看该作者
工字出头天(四)‧走入华裔社区办讲座发传单‧瓜雪商会助招技职生

有感加入技职教育行列的华裔学生少之又少,瓜雪暨沙白县中华商会走入当地华裔社区,以协助华裔学生到雪州政府开办的技职教育学院,即“INPENS International College”就读。
瓜雪暨沙白县中华商会顾问及前任会长拿督郑庆合说,这所学院约有五、六百名学生,五六年前参加该学院其中一届毕业礼时,是届毕业生逾百人,而华裔生只有1人,看在眼里,感触良多。

他说,自此,该会便开始广泛宣传技职教育,其中包括举办讲座会、发传单、拜访学校校长及新村发展委员会村长等,但反应冷淡。
“瓜雪商会也多次与巴生商会联合主办讲座会,而第一次在適耕庄的讲座会成功招到7名学生。”
他坦言,商会遇到不少困难,其中包括父母及孩子对於技职教育的负面印象和观念。
“不过,目前已渐入佳境,相较於最初宣传时期,我们现在邀请技职教育毕业生出席讲座会,亲自回答学生及家长的疑问。”
他指出,目前民眾渐渐明白技职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出路,並且瞭解到技职学院毕业也获文凭,甚至可升学至硕士博士。
“有些商会和组织甚至赞助及‘领养’学生,以前华社只是颁发奖励金,而现在演变成领养技职教育学生,有的在一年內保送一或两名学生进私立技职教育。”
华社可以在各单位的配合下,每年举办技职教育展,以让学生获取各方面的升学资讯。图为出席2009年全国技职教育及认证展的学生,认真地听取工作人员讲解技职教育的重要性。

INPENS学院免学费, 学生每月可获津贴
郑庆合说,INPENS国际学院是由雪州政府开办,学费全免之余,学生可获得每月200至300令吉津贴,惟收生条件必须是雪州子民或是居住在雪州。
“外州人也能报读该学院,不过需要付费,一个学期费用约6千令吉。”
他透露,瓜雪商会也曾与有关当局洽谈,协助一些不符资格的学生进入该技职学院。
此外,瓜雪商会在聆听学生诉说校內面对的问题之余,也给予他们支持。
“学生最常面对的问题包括不能適应校內文化、饮食和语言等,我们都给他们支持与鼓励;商会能扮演的角色只能局限於一些地区,所以只能尽力而为。”
他说,经过商討、研究及分析后,该会认为,要靠当局的协助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华社必须自己想办法,主动加强技职教育的参与。

技教强调动手教育, 语言不好不成问题
郑庆合说,有些学生並不是笨,只是不喜欢念书,因此在初一或初二跟不上课业时就选择輟学。
他说,传统教育与技职教育最大的不一样在於传统教育使用文字教授课程,而技职教育强调动手教育,就算语言不好也不成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会极力协助这类学生,並把他们纳入正统技职教育。孩子不念书就没有前途的社会旧观念,迫切需要改变。”

陈友信:全面运用政府资源, 三策略推广技教陳友信:發動華人自己的力量,如行團、冷氣機公會、汽車維修公會與政府合作,聯辦培訓課程,或是提供場所給學生實習,共同推動國內技職教育發展。(圖:星洲日報)
马来西亚行动方略委员会主席陈友信说,该会在技职教育课题上有三大策略,而首要策略是要全面运用政府的设备及资源。
他认为,技职教育与寄宿制度分开,学生不用住宿舍,就可相对减少摩擦,高教部近来推动的都市工艺学院没有寄宿制,可以做为参考。
“还有,技职学校或学院应要有开明掌校者,秉持一个马来西亚精神,重视各族学生生活习惯与问题。”
他说,第二策略是发动华人自己的力量,如行团、冷气机公会、汽车维修公会与政府合作,联办培训课程,或是提供场所给学生实习。
他指出,第三策略是私立学院,即政府一定要有足够的奖掖,鼓励私立学院加入提供技职教育行列。
“政府今天已开始做,只要私人界提供的课程和硬体设备符合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可派学生就读,其费用由政府承担。这三大策略,华社都可以参与及推广的。”
他说,行动方略也计划整理指南,包括各政府单位属下的技职教育机构资料,有哪些是免费的课程,有甚么课程可以获得津贴等,以便华社善用政府资源。

学一技之长, 学歷语言弱应上技教
陈友信说,华社鼓励华裔子弟进入华小,同时有道义责任確保这些华裔学生完成华小教育后继续完成中学至大学教育。
他说,輟学的学生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语文不行问题,另一个是学歷和语言皆弱者。
“语文不行的,就留在预备班打好语文基础;学歷和语言弱的,就给他上技职教育。”
他举例,有些孩子玩电脑很快乐,读书则没兴趣,就让他学电脑,学习电脑游戏设计等相关技术,至少有一技之长。
陈友信也构想要通过地方会馆或乡会领养区內的技职中学和学院,如由巴生福建会馆领养技职学校,然后会馆派代表跟学校接洽,以安排华裔学生就读。
“通过会馆鼓励华裔学生报读技职教育,若学生有问题就找会馆谈,会馆再帮学生出头;这样孩子有人照顾,家长会比较放心。”

助后进生朝动手教育发展, 可通过独中统办技教
陈友信认为,可以通过独中教育系统统筹和统办技职教育,甚至是国民型中学也可以尝试向政府要求使用华文或双语教学,以帮助后进生朝向动手教育的发展。
他指,目前全国有16所独中开办技职教育课程,如吉隆坡尊孔独中、居鑾中华中学、麻坡中化中学及开设汽车维修和美术设计科的霹雳育才独中。

董总也可统办课程
“全国有60+1所独中,各独中有不同特色,所以可以根据学校特色开办技职教育班,如曾有人建议位於港口的巴生兴华中学开办与航海有关的课程。”
他认为,董总也可跨前一步统筹统办一些国家技能培训理事会(MLVK)认证的课程,或与国际接轨的技职课程,如伦敦工商会的LCCI课程,而60所独中就类似其分院。
“三院也可开办技职教育课程,一部份给普通成绩的学生,课程以实践为主,毕业后可以马上投入职场,另一部份课程的学歷成份可以多一点,以让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 他说,专业的技职人员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家长不要好高騖远,把每个孩子当成爱迪生或是爱因斯坦,而抗拒把孩子送入技职教育。

(星洲日报‧报导:陈玉甄、陈嘉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JBTALKS.CC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 |Share

GMT+8, 2025-4-2 03:42 PM , Processed in 0.12199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Ultra High-performance Dedicated Server powered by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Domain Registration | Web Hosting | Email Hosting | Forum Hosting | ECShop Hosting | Dedicated Server | Colocation Services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Copyright © 2003-2012 JBTALKS.CC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联盟网站:
JBTALKS 马来西亚中文论坛 | JBTALKS我的空间 |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