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Sharer
选择您要替换的背景颜色:
【农历新年】背景图片:
个性化设定
 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14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邪见与佛法》 第一章 概说佛法与邪见 與 第二章 解脱道及其邪见

[复制链接]

8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5 10:54 AM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常不輕 于 2017-2-5 10:59 AM 编辑

  第一节 佛法二主要道--解脱道与大菩提道

  各位同修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首先要谢谢许老师,为这一场演说,让他忙了很久;也谢谢他在正法的弘传和护持上的付出。再来要谢谢我们道场主人汤师兄、吴师姐,这样无私无我的奉献,使得这个地方能够成就很多人。最后还要谢谢诸位对正法的护持信受,再加上用功的修行。这些都值得我们感谢,所以,预先在这里跟大家道谢。阿弥陀佛!

  今天要讲的是“邪见与佛法”。许老师提供了好多个题目给我,后来我就选了这个题目;因为邪见是修学佛法最大的障碍,所以讲“邪见与佛法”来做一个辨正。今天要讲的“邪见与佛法”,它的子题是“当今台湾之邪说外道及佛弟子应有之认识”,我们先来谈佛法,然后再来谈邪见。

  什么是佛法?有人说:“佛法就是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等。”然而佛法不只是这样,因为佛法要分成两个大部分来说,一个部份是“解脱道”,另外一个部分就是“菩提道”。什么是解脱道?解脱道就是讲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这叫解脱道;那什么叫做菩提道?菩提道就是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的证知;法界的实相讲的就是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

  有些人也许想:“二乘人不是也有菩提吗?为什么他们不属于菩提道呢?”这就是说,菩提有三乘的差别: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声闻菩提以及缘觉菩提完全是讲解脱道,也就是说,它告诉我们如何把三界的贪著修除掉,可是这些烦恼要修除之前,必须要“见道”,“见道”就是断我见。声闻、缘觉的菩提道是三乘共法。

  很多人误会佛法,以为修学禅定、不停地打坐,如此就可以出离三界,就可以解脱;但是实际上,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的解脱道都是由于声闻的菩提慧、缘觉的菩提慧而出三界,并不是由于禅定而出三界;这就是说,声闻佛法、缘觉佛法也是要靠智慧才能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可是他们出了三界的生死轮回,仍然不晓得佛菩提是什么?仍然不知道大乘菩萨所证的法界实相,也就是不知道真如与佛性是什么?但菩萨一样可以证得声闻缘觉菩提而出三界,所以解脱道是三乘与共。

  但是在大乘法中,菩萨修学佛菩提,要圆满成就佛地的大菩提果,这个却不共二乘,因为菩提果的圆满是究竟佛地;而佛菩提果之所修证的,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因为祂含藏著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也就是种子,所以祂叫做“如来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所以有的祖师说:“如来藏中藏如来。”因为祂含藏著未来让我们成佛的种子,所以叫“如来藏”。

  但是现在到了末法的时候,有好多的善知识--大善知识、小善知识--说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妄心。因为他们不了解第八识实际上的功能体性,也不了解祂就是未来成佛时的真如;他们不了解菩萨证得阿赖耶以后,经过修行,把贪瞋痴慢疑等随眠种子修除掉,证得解脱道,能出三界,而发起受生愿继续再轮回生死,自度度他,一直到无生法忍究竟圆满,成就一切种智,然后成佛。那个时候还是这个第八识,只是改名为“无垢识”,改名为“真如”。

  这些善知识们不懂这个道理,就说第八识是虚妄的,第九识才是真实的;有的说第九识是虚要的,第十识才是真实的,众说纷纭。但其实第十识就是第九识,第九识就是第八识,只是因为修证阶段的不同而别立名称,其实是同一个啊!譬如你小的时候,人家说你是某甲的女儿;等到你年长出嫁了,人家说你是某某人的太太;后来媳妇熬成婆,变成婆婆了,人家说你是某某人的婆婆,但其实还是你啊!

  同一个人啊!只是你的身份不同、地位改变,你的人生历练改变了,然后说你现在是婆婆,但不能说少女时代的那个你是假的啊!如果说少女时代的那个你是假的,你把他杀掉、自杀了,你还有未来婆婆的身分吗?这些善知识们不懂,误会了,教门不通,所以就说第八识是虚妄心。那么,有什么人说第八识是虚妄的呢?月溪法师说第八识是妄识,法鼓山圣严法师也说第八识是妄心,自在居士(后来出家了,叫做法禅法师)他也说第八识是妄识。你们看这些人到底是懂不懂经典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错误、这么大的笑话闹出来呢?这就是根源于没有破参明心…悟错了,然后就把妄心--见闻觉知的心--当作是真心,所以就说阿赖耶是妄心。可是你证得阿赖耶之后还有许多法要学,这个我们稍后再来讲。

  所以佛法可以概纳为二大类:第一类是解脱道的智慧;第二类是大乘的无生忍、无生法忍,也就是真如与佛性的智慧。而这个真如与佛性的智慧又把它分成二部分来说:一、在总相与别相上说二转法轮的般若空,般若空是讲“真心空性”,不是讲“蕴处界空相”;二、到了三转法轮的时候,再从别相上来说明一切种智,也就是唯识的百法、千法、万亿法明门,就是如来藏系的经典,这是三转法轮所说的法。修学三转法轮的法,能使你从破参明心七住位进入到初地,在一生当中完成;这个是函盖二乘法的解脱道在里头,而这个大乘菩提不是二乘人所能知道的,它唯大乘所有,不共二乘,故名别教。

  综而言之,解脱道和佛菩提道就是全部的佛法。解脱道如果有因缘,一生到四生很精进的用功修行,可以圆证;可是佛菩提道呢?要历经三大无量数劫才能圆成,所以菩提道甚深极甚深,一般众生可以说很少有机会可以听闻,更别说修证了。这是略说佛法。

  ------------------------------------------------------------

  第二节 邪见略说

  接下来我们讲“邪见”。“邪见”就是不正确的见解,什么是不正确的见解?在这里我们专讲在佛法知见上面错误的见解,违背世间义理的邪见我们不去谈它。邪见是佛教界的大危机,因为邪见会导致佛法的断灭;如果不能把邪见从佛法上根除,而让邪见渗入于佛教之中,于佛教中继续弘传,让佛子们误以为那些错误的见解就是佛法,那么佛教就会变成和外面的一神教及民间信仰一样,会变得和常见外道、断见外道没有差别,若到了这个地步,佛教就名存实亡,只剩下寺院、经典以及一些出家人的表相,而本质也就消失掉了。

  邪见对于佛法的破坏非常严重,所谓邪见就是不正确的见解;不正确的见解中,最主要的是我见所生的“边见”,它落到两边去,不是中道正法;落到两边是说或者落到常见的法里面、或者落到断见的法里面。

  在佛法的修证过程中,最大也是最可怕的问题就是我见所生的“边见”。现在的孩子们一出生升三、四岁就去当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学。学生是学什么?学著在世间如何生活,所以叫学生。如果你告诉他“来到学校是学死”,他一定说“我不要”,可是佛法却告诉我们怎么样能够善于死亡,所以佛法要学的是学“死”,不是学“生”;因为生是本能,在佛法中不需学它。

  可是死不容易,要能够洒脱自在--乃至疾病缠身、在临命终时受很多痛苦,他的心还是自在的。既然无量劫以来,有情不断地在熏习怎么样生活,当然就是执著“我”,所以一天到晚说:“我要怎么怎么、我不要怎么怎么,我喜欢、我不喜欢”,都是“我”;因此就有一种外道主张说:“色身是会坏掉、死亡的,可是能知能觉的我、见闻觉知的我,这个心是不会坏掉的,死只是色身死了,这个见闻觉知的我,会再重新去入胎,再出生为人。”他们以为这个见闻觉知的心是常而不坏的,也就是以为“我能知、我能觉、我能想、能够做主的这个我是不壤的、是恒常不断灭的”,所以我们叫它做“常见”。他们执著这个心是常而不断的,所以佛教里面说这种人是“常见外道”,落在常一边去了。

  可是另外有一种人,他观察说:“你们讲‘常见’,说这个灵知心是常而不壤的;你们错了!因为我每天在观察,到晚上,一睡觉它就不见了,怎么可以说祂是常呢?那你昏迷时祂也不见了,当你死时祂也不见了。”人家说:“你怎么知道死了以后它就不见了?”他说:“很简单呀!人死了以后,你再怎么打他,他都没有知觉呀!所以表示祂已经不见了。”这种人的知见固然胜过常见外道一筹,但他也有盲点,他找来找去,始终找不到这个见闻觉知心坏了以后还有什么不灭的、可以去到未来世的?他找不到,就说:“由此可以证明人死了以后是没有未来世的”,这就是“断灭见”;既然死了没有未来世,当然就不可能有过去世;因为这一世既不能去到未来世,当然过去世也不能来到今世,所以人完全是由于物质的关系,由于父母生我、所以有我,色身坏了就没了。这是断灭,又落到断一边去了。所以世间人不是落到“常见”,就是落到“断见”,各落一边。

  佛法是中道,它不落于断见以及常见。诸位也许说:“那我们跟著佛教中的善知识学佛法,就一定不会落到常见、不会落到断见了。”对不起!我说你错了,因为现在佛教界自从广钦老和尚过世以后,所有的法师、居士不是落在常见就是落在断见,你找不到真正的佛法,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卖个关子,到最后再来告诉大家,并举例来为大家说分明。

  邪见的破除是最困难的,如果不能把邪见从佛教里面根除掉,那它就会破坏佛教,所以邪见是佛教中最大的危机。佛教能不能永续流传,就要看邪见能不能灭除,要看我们能不能让广大的佛弟子们了解什么是错误的“所以对邪见的了知非常重要。

  第三节 评论邪见之原则

  接下来我们先要声明:有一些邪见不予评论,哪一些呢?外教的邪见我们今晚不评论它,譬如一神教、道教、民间信仰,我们不去评论,因为他们没有自称是佛教佛法。我们为的是要巩固佛教的根基,他们既然与佛教无关,我们就不去管它;他们也没有自称他所说的是佛法,所以我们也就不评论它;因为大家知道那是一神教的法、那是道教的法、那是民间信仰的法,不是我们佛教的法;学佛的人不会去学它,那我们就不去评论它。我们之所以要说明什么是邪见,目的只是想保持佛法的纯净而已。另外,对于佛法中的善知识,如果他没有自称已经开悟的话,那我们也不评论他,因为他并没有大妄语,他也不会害众生犯大妄语的过失,所以我们不评论他;可是如果他没有自称为悟,却处处用暗示的方法,暗示他已经开悟了,而其实是悟错了,那我们就要加以评论,因为他所说的知见会误导众生的缘故。

  我举个例子,大家听听看:如果我知道自己没有悟,可是我又希望你们大家以为我有悟,这样你们才会护持我,如果我要盖个什么山,一二百亿的钱才会来;如果我承认我没有悟,你们就不会护持我了,所以我怎么说?我说:“开悟的人从来不会说他已经开悟,如果讲他已经开悟的人,那个人就是没有悟。”然后话锋一转,说到别的话题上去。等一下再回到这个题目,告诉诸位:“我从来没有说我有开悟。”那这样我有没有悟?诸位一定会认为我有悟,因为我从来没有说我有开悟,这样就是变相暗示自己已经开悟;如果这种人他所讲的佛法会误导佛子的话,我们也要加以评论,因为如果你不说出来的话,众生不可能知道这个人根本没有悟,所以还是要加以评论。另外有一种人,他虽然没有自称为悟,可是他所说的及所写的书对佛法有大害,对佛法产生非常严重、而且很深远不良的影响,那我们也应该要加以评论。

  当我们说完这些善知识们的错误,诸位也许会说:慈济的证严法师、佛光山的星云法师,你为什么不说呢?那是因为他们从来都不曾自称已经开悟,他们说法很诚恳实在,并不会用自己所想象的去描述第一义,所以他们不会误导众生;此外、他们接引很多人学佛,有大功德,我们应该要赞叹,为什么反而去评论人家呢?至于现代禅,也不予评论,一则因为居士弘法本已不易,二则因为他们已经闭关自修,不再对外弘法,故也不予评论;除非他们将来妄评正法时,我们才会加以评论。至于一些小法师、小居士,名不见经传,影响力轻微,虽然说错了,但是对佛子影响层面不大,无关痛痒,而且他们在接引初机方面也有很大贡献,所以我们也不加以评论。(第一章完)




收藏收藏0

8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17-2-5 10:56 AM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解脱道及其邪见 第1~3节

第一节 二乘解脱道之二种涅槃

  这些前提说过了,我们回到刚才概略说过的佛法和邪见--解脱的智慧以及关于解脱道的邪见。首先来讲二乘的解脱:二乘人的解脱道,说的就是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

  我们先来讲无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的修证主要是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面来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十二处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相触就产生了六种的入,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进入我们的心中,这六尘、六入就会产生六识出现。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这十八界法、十二处法、五蕴的法、六入的法都是虚妄性;在小乘法中,佛所说的是十八界空相(不是空性),为什么讲空相?因为这十八界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它不是永恒不坏之法,所以叫做无常。无常所以是苦,无常所以是空,无常、、空所以是无我,因为它只有一生就坏掉了。十八界当中只有一个意根是可以去到未来世的,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有一生;而这个意根却又不是自然而有,它是由我们的第八识所生出的,所以在《阿含经》里面,佛说这第八识叫阿赖耶识,佛说这是涅槃的本际。

  声闻人是怎么修解脱道的呢?他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我们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无常、空;他如实了知色身非我、非我所,色身是无常、空;如实的了知我们这个见闻觉知的心--也就是识蕴…是无常、空,是变异法,所以他断了我见,断了我见之后再把这个自我的执著修除掉,然后他成为阿罗汉;成为阿罗汉后,我执断了,三界的贪爱也断了,舍报的时候就不再受生,不再投胎,蕴处界就全部消失不见了,这叫无余依涅槃,简称无余涅槃,这样就是解脱果修证完成。

  他的三界烦恼断尽,舍报可以出离三界;但当他还没到舍报时,他就要去度众生--随分随缘去度众生。他在入无余依涅槃之前,虽然没有烦恼,但仍要跟我们一样受寒风、热苦、饥饿、痛痒、色受想识蕴的行苦……等等,可是对他而言,这不是大苦,所以名为“微苦所依”,他还有这种轻微的苦为所依,所以叫有余依涅槃;他舍报时把十八界舍了,这些苦也就舍了,就是无余依涅槃,这就是二乘所证得的解脱。

  因为时间所限,在这里讲的涅槃,我们只讲现般涅槃,不讲中般涅槃、生般涅槃、上流处处般涅槃,只讲舍报时就入涅槃。以上所说是无余涅槃和有余涅槃,是二乘人所证的解脱果。二乘人所证的解脱叫做“人无我”,因为这个解脱果全部都在五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的空相、无常空上来修。

  而缘觉的解脱果不同于声闻乘,他也是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但他是经由缘起性空的现观而证解脱果。什么叫缘起性空?就是修十二支缘起,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就是讲此有故彼有,这正是众生轮回生死的原因啊!因为这个无明所以就有心行,有心行所以就必定会有名色--必定会去投胎;因为投胎受生、名色具足,所以就有六识;因为有六识、名色,就会有六入(色声香味触法),然后就有触,一直到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因为有这个所以有那个,此有故彼有。当他们这样现观之后,最后说:此灭故彼灭,我把无明灭了,心的行就不再出现;心的行灭了就不会去投胎,不投胎名色就灭了,当然也就不会有来世的色身及六识;此灭故彼灭,乃至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这叫做缘起性空。

  这十二有支通通是因缘而有,并不是本来就有,都是由众缘所成,才会有这十二有支,所以众生轮回生死;当他这样如实现观以后,知道缘起性空的真实道理,知道此灭故彼灭的道理;如实现观以后,舍报也一样入无余涅槃,不再轮转生死,这是缘觉的解脱道。

  声闻乘与缘觉乘这两种修法都是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面去修无我观,这无我是人的无我,人无我叫做有情的无我,因此说二乘人所证的解脱果是人我空。

  ---------------------------------------------------------------

  第二节 大乘解脱道之四种涅槃

  接下来讲大乘的解脱。大乘的解脱有四种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共二乘的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加上只有佛地才有的无住处涅槃。这是大乘所修证的四种涅槃解脱。从初地开始能够证得慧解脱的有余涅槃而不证,因为菩萨七住明心破初参,破初参明心时如果能安忍而不退转,这就是别教的七住菩萨。这个七住菩萨证得真如时,他就懂得什么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因为他亲眼看见自己的真如…他的自性是本来清净的,不是修行以后才清净的,祂的自性心本来就是涅槃性。

  什么叫涅槃?涅者不生、盘者不灭;涅者不常、盘者不断;涅者不垢、盘者不净;涅者不来、盘者不去;涅者不取、盘者不舍;涅者不增、盘者不减;涅者不一、盘者不异,这就是涅槃。当他悟了以后,他看见不但自己的真如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取不舍,而蚂蚁娱蚣的真如也和自己一样,都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个涅槃性不是修行以后才有,而是本来就这样;当他明了后,好欢喜而安住下来,他现前看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是从修行而得,是本来就有,可是又不是不修而得,因为必须修禅参禅,悟了以后才能证得;所以他就说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非修得、非不修得,这就是不落两边的中道,这是不共二乘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他也亲眼看见这些阿罗汉们--他们也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可是他们竟然无法证得。什么是大乘法的第四种涅槃呢?那就是佛地的无住处涅槃。

  --------------------------------------------------------------

  第三节 大乘解脱之二种无我--无住处涅槃之修证

  菩萨依这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次第而修,开始修学法无我。菩萨所证的明心开悟的智慧是人无我,可是这个人无我不同于二乘的人无我,因为他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他证得法界的实相:我是这个心,佛是这个心,三界九地通通是这个心。可是菩萨不是去观察蕴处界空,不是从蕴处界的无常空或者缘起性空现观而得,他是从证得真如,由真如再来反观蕴处界空,所以《楞伽经》告诉我们:“云何菩萨人无我?”佛说:“善知机发像起、咒力起尸,是名菩萨证得人无我智。”什么是机发像起?就好像一个木人,里面安了机关,这个机关上了发条,一放就开始会走路;又譬如古时的山西、陕西、湖南那里有赶尸队--赶尸队是怎么来的诸位知道吗?因为出远门经商而在外病死,要装棺材运回故乡是很贵的,所以就请赶尸的人把尸体赶回家来,再装上棺木埋葬…赶尸的人多是晚上走路白天睡觉,每到要经过市镇,就会敲锣喊著“生人回避!生人回避!”大家一听就知道要赶快躲起来,家家户户把门窗全部关起来,因为见了就倒大霉;他是如何赶呢?他就打起一个手印、念了一个咒语,就叫:“起!”这尸体就站起来,然后说:“走!”尸体就开始一步一

  步,走到他要到的地方去,这就叫咒力起尸。菩萨就是对这个木人机发像起,对这个咒力起尸的道理能够如实的现观、如实的了解,这样叫做菩萨证得人无我智。

  诸位还没破参的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讲呢?怎么佛法跟机关、僵尸有关系呢?可是等你悟了,你就知道佛已经将实相告诉我们了;这是菩萨所证的人无我和二乘人所证的人无我不同的地方,所以菩萨知道法界的实相,原因就在这里。菩萨是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所证的人无我来现观,因此他已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由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再去修断烦恼,可去修学一切种智,就是唯识、如来藏的增上慧学;然后这样次第转进;当他有一天到达初地--初地是法无我,什么是法无我?佛告诉我们说:“证得人无我的菩萨现观蕴处界空、无我、无我所,这叫

  法无我”;换句话说,法无我就是你从七住所证得的真如,反观得比二乘人所观的还要详细,你观察八识心王的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也观察我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统统没有真实的我,也没有我所…这样如实的现观以后,于真如法性的人无我具足了知,也能于蕴处界一切法中观察其虚妄,了知皆由自心真如所生--诸法无我,这就是《楞伽经》开示的佛法。《楞伽经》所说的就是五法、三自住、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人无我及法无我。那你会问:“要如何学习法无我呢?”我们有《楞伽经详解》出版,里面就专门在讲初地所应当知道的法无我,如果你破参后不读我的《楞伽经详解》,那就是傻瓜了。

  我们的《楞伽经详解》,自古以来没有人这样讲,藏经里面有好多祖师批注楞伽经,但是我不去看它,因为我发现他们所讲的都不是我要的,而且他们根本不知道佛讲的是什么道理,解释错了。这就是说菩萨的法无我,要以人无我做基础才能修证上来,这样依人无我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修到初地时,有能力可以断尽一念无明的四种住地烦恼,可以成为慧解脱的菩萨,舍报可以取无余涅槃;可是初地菩萨的目的不在这里,他的目的是要修学无生法忍,一直到究竟成佛。

  初地菩萨能够在初地专门去断除自己的三界贪爱,而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可是他不在这上面用心,他反而努力在增上慧学--也就是无生法忍上面去修学,然后发起增上意乐,就是十无尽愿,而这样地地进修;所以初地菩萨能证慧解脱而不修证,继续往上修学增上慧学。到了三地满心后,他可以取证俱解脱果而不取证,因为凡是菩萨有四禅八定时,他只要见道,就可以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可是他不要;三地菩萨要修学四禅八定,加修四无量心、五神通,修学满足,这时由于他在很早以前,一个无量数劫前(七住位)他就已经证得断我见、断见惑的功德了,他

  这时有能力可以取证无余依涅槃,可以成为俱解脱的菩萨阿罗汉,可是他不要,因为志不在此;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初地时发起增上意乐--发了十无尽愿,这个十无尽愿发了之后是尽未来际受持的,永远不拾弃;由于这个十无尽愿所持,所以他发起受生愿,继续再去投胎;他不害怕隔阴之迷,因为他知道即使未来世就算忘了这世的修证,只要能再接触佛法继续修行,终究还会再悟,还会再修回来。

  为什么他这么勇敢?阿罗汉、辟支佛都不敢,他们都怕,为什么他敢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私的原因,一个是无我无私的原因。自私的原因是:如果入了涅槃,就不可能成佛。因为他要的是成佛,而不是二乘的小果,所以起受生愿再来人间。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大悲心的驱策,为什么呢?因为他看见这么多众生都被那些大小善知识所误导了,好可怜!如果入了涅槃,不再来受生度他们,他们将来不晓得要怎样流转,一不小心又堕入三恶道去了,好可怜呀!因为这个悲心,所以他就

  留惑润生起受生愿,发起十无尽愿,这就是他的增上意乐。由于这两个原因,他就重新去入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17-2-5 10:57 AM |只看该作者
接第二章

 所以三地满心的菩萨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俱足,他可以修证灭尽定却不要,因为进入灭尽定中无知无受无想,什么都没有,在那里只是虚耗光阴而已,不如来做一些对众生有利的事;他认为入灭尽定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他不入;他有能力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他却不要,他要继续再去进修道种智;可以取证无余涅槃他也不要,一直到六地证得俱解脱果,而这也不是他要修证的,因为六地的修证本来就是这个东西。在证得俱解脱果后,他再回头把世俗法和佛法做一个圆融,他所证得的灭尽定是不得不证的,因为在这里不证灭尽定就无法再往前走了,所以证灭尽定照样不取涅槃,又入七地,修学无量无边的方便与善巧。这个方便波罗蜜,他修学满足后,无法再前进了,这时他就会认为佛法就到这里终了,无生法忍到这里就无可再修;而七地的念念灭尽定,心是非常寂静的,就会被无余涅槃的寂灭乐所吸引,不由自主在舍报时就会入无余涅槃。可是诸佛世尊大慈大悲,不会让他入无余涅槃,所以在入涅槃前,就现身传给他“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因为佛的加持,所以他就不入涅槃而进入八地,这样次第的进修下去直至成佛。

  这个意思是说大乘解脱的四种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在七住开始就已证得,初地的慧解脱可以取证无余涅槃而不取证,这叫做留惑润生--留一点点的无色界惑,也就是这个一念不生的了知心不把它断除,而润未来的受生爱,这叫做留惑润生。然后修到三地,可以证得灭尽定,成就俱解脱的有余涅槃而不证,一直到六地才证有余涅槃;可是照样跟初地、三地一样,不取证无余涅槃而继续进修,一直到佛地金刚喻定现前,圆满道种智,名为一切种智,无生法忍圆满具足,这时才现起无住处涅槃。证得无住处涅槃时也同时证得无余涅槃,为什么?因为连变易生死都断尽了,所以名为无余涅槃;而变易生死断尽,没有识种流注变易,本身也就是涅槃;从此以后,不住于生死,也不住于涅槃,所以叫无住处涅槃。这是大乘所讲的四种解脱道。

  这四种解脱道,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是共二乘,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和无住处涅槃是不共二乘,这是二乘人所不知道的。大乘的解脱果兼具人无我和法无我,所证得的人无我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住处涅槃也是一样,它非修得非不修得。那你们会问:“二乘的涅槃应该是修得的啰?”告诉诸位:它不是因修而得,但也不是不修就能得。为什么涅槃不是由修而得?要说明这个之前,我们要先来说明什么叫涅槃?二乘人是不懂涅槃…他能证得涅槃而不懂涅槃;可是大乘菩萨七住位开始,

  还没证得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时,他就知道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他就知道涅槃是所显得而不是所生得,它不是本来没有、后来才生出来的,不是经由修道后才生出来的,它是本来就有。(第二章未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17-2-5 10:58 AM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解脱道及其邪见 第4~5节

第四节 二乘无学不证涅槃

  不懂佛法的人也许要问:“既然是本来就有,为什么要我修行以后才能证得?”那我们这里就要来说明:“二乘无学证得解脱果,而不能证得涅槃。”外面的人听了就会说:“这个萧平实胡言乱语、精神错乱,既已证得解脱果,怎么说他不证得涅槃?”但当我跟诸位说明以后,你们就会知道我说的才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先来说明什么是无余涅槃。这要从八诚心王来说明,诸位就容易了解了。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先说这前六识: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然而光是能见闻觉知,还得要有一个人来做主,没有人做主的话能做得了什么呢?就好像一架摄影机扫描来扫描去,通过电线把讯号传到电视屏幕上,这样一天到晚扫来扫去,没有一个人去看它到底在做什么,没有人告诉它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它就这样一直扫描下去,这样没有任何意义,它什么都不能做。所以必须要有个能做主的,那就是要有个人在屏幕上看,当扫描到需要的影像时将它存盘留下。这个能做主的就是你的第七识…末那识,又称为意根;换句话说,一天到晚在做主的就是你的意根。以上这个七识都是从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生出来的,当你没找到阿赖耶识,你不晓得祂是什么,但我告诉你:“祂真的存在”;你虽然还没证得阿赖耶识,我也可以跟你证明祂存在,不信,你去看我的著作:《真实如来藏》;我在书里告诉你确实有这个心,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心就不可能有你;不管你有没有破参,我们来说这个道理。

  前七识是从阿赖耶识出生的,你如果透过见道,不管是二乘的见道或是大乘的见道,你只要把自我执著消除掉,不要再执著自已,认同无我,并且依十八界一一现前观察我不真实、虚妄、假合而有,能够这样现前观察,你就会如实的证知无我,并且了解到就是因为有我,才会轮回生死;如果没有我,就没有轮回生死,这样你就证得人无我,到了舍报临终时,你不要再投胎,要让这个“我”消失掉,才不会有轮回。自我的执著断除了,舍报之后色身坏了、心跳停了、呼吸停了,这个第八识真如渐渐离开身体而不会出生中阴身,不会再去投胎,你就消失掉--没有你了。结果是剩下谁呢?剩下你背后的那个祂,就是你的祂--如来藏,不是在谈恋爱那个“你的他”,就是背后那个你啦!祂没有见闻觉知也不做主,也不再出生中阴身出现见闻觉知,就这样消失了;因为祂无形无色,不会再于三界中出现,这就是涅槃。

  当你还没入涅槃时,你的祂还是一样:祂入涅槃时也是那样,不入涅槃也是那样。你现在在轮回生死,其实是你拉著祂轮回生死,不是祂害你轮回生死,因为你一天到晚舍不掉见闻觉知,不肯让作主的自我消灭掉,所以你轮回生死;因为过去世的你想轮回生死,舍不下自己,所以你死了以后,过去世那个见闻觉知心的种子,及作主心(意根)的种子又出现中阴身,又去投胎,所以有今世的生死,可是你有生死,祂却没有生死;祂来投胎时并没有死,当你出生时祂跟著你出生,可是祂并没有出生,因为祂是本来就有,不是后来才有;所以祂本来就是不生不死,本来就是涅槃;祂本来就是寂灭,离见闻觉知不做主;祂本来就是住在涅槃中。取涅槃只是方便说,说你死了取涅槃,其实你哪有取涅槃?你死了,你消失掉了,是祂存在而不去投胎,可是祂也没有取涅槃,因为祂本来就是涅槃,所以你没有去取涅槃;取涅槃是方便说,是你消失掉变成真实的无我,这叫涅槃。当你的轮回消失掉之后,剩下祂不生不死,这叫涅槃,由于祂本来就不生不死,所以叫涅槃。如果是透过你修行以后祂才没有生死,那祂过去世不晓得已生死过多少回;如果祂有生死,祂就是断灭法;前世的祂必定不是同一个,那就是有灭。因为祂从无量劫以来都没有生死,所以他不是断灭法;因为祂的本体从来不生灭不断灭,所以你才能够把自我的执著修除之后,剩下祂住于涅槃之中,而祂本来就住在涅槃。所以涅槃不是你修来的,涅槃只是在自我的执著修除掉以后让祂显示出来;而祂的这个涅槃是本来就存在,不是你修以后才有的,所以涅槃是“所显得”。你现在在轮回生死,祂照样不生不死;你死了不再出生,祂照样不生不死。对祂而言,取涅槃或轮回生死都无所谓--你有所谓,祂无所谓。

  这是说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所显得”而不是“所生得”,而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当然也是“所显得”而不是“所生得”,可是你不透过修行却又无法得,所以说这三个涅槃非修得非不修得,照样是中道。到了成佛时的无住处涅槃,其实也是本来就有,众生在输迥生死中安住,祂照样无住。当你一直修到种子的变异生死全部断尽,就叫无住处涅槃,可是祂不是你修来的,也不是不修而得,是本来就具足这种功能性,所以还是中道。涅槃是中道之法:涅槃不是死了才叫涅槃,没有死的时候就已是涅槃性。

  当诸位了解了无余涅槃,我们再来看二乘无学阿罗汉、辟支佛有没有证入无余涅槃?答案是没有。因为他们的七识是能入的心,可是入涅槃就是七识消失了,谁入涅槃呢?没有人能入。他们虽然知道“我”断尽之后没有执著,“我””死后可以入涅槃,但他们不知道涅槃实际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涅槃就是阿赖耶识,那时改名叫庵摩罗识、异熟识、第九识,可是这个识到底是怎么回事?祂的体性如何呢?他们不知道,也就无法了解当“我”断灭之后剩下阿赖耶识在涅槃是怎么回事。所以佛只好告诉他们涅槃寂静,因为涅槃里面没有见闻觉知,也无人做主、没有我及我所,涅槃就是阿赖耶识。他们问佛:“阿赖耶识是什么?”佛说:“你们得要修学般若,等我二转法轮再来听,”所以后来佛说般若经。

  般若经是讲涅槃空性,但二乘人无法证得涅槃,不了解般若,就以为缘起性空、无常空就是般若,有这种错误的认知;二乘人如果不迥小向大,不证得真如,他就无法了解什么是无余涅槃的本际?不晓得在无余涅槃当中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也不晓得阿赖耶识,所以他证得解脱,可是他不证得涅槃,因为涅槃之中无有所证,无有人能证;因为“我”已经消失掉了--七转识灭了--哪有我能证涅槃?而剩下祂…如来藏,祂也不自觉“我证涅槃”或“现在是涅槃”,祂没有见闻觉知,也不会反观自己;所以阿罗汉证得解脱而不知何谓涅槃,他无法证得涅槃--因为入涅槃时,他(阿罗汉的见闻觉知心及作主心)已经消失了。

  这个道理诸位明白了,可是说是明白,其实还是要破参的人才能真正听明白;因为没破参的人一定会跟阿罗汉一样想象涅槃里面是什么,没破参时你想象不出来涅槃里面究竟是如何,虽然你能出三界证得解脱,但不能证得无余涅槃,“证无余涅槃”是方便说。无余涅槃没有人能证、没有“我”可以证。这个是讲二乘人到了无学位证得解脱果而不证涅槃。

  我读了不少古今的文献,这个道理没有人讲过,今天告诉诸位了。(作者补注:后来于龙树菩萨《十二门论》中找到依据:“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槃。……又我亦复空,谁得涅槃?”)因此我们今天做一个结论:大乘法是最殊胜的,因为菩萨留无色界惑而润受生爱,继续在人间示现轮回生死、自度度他;虽然他不证无余涅槃,却也可以说他已经证得无余涅槃,因为无余涅槃里面的境界他已经如实了知、亲证,只是他不取无余涅槃而已。菩萨在入无余涅槃之前就已证知涅槃的本际、实相,所以说菩萨证得解脱也证得涅槃,这非二乘无学之所能知。

  -----------------------------------------------------------

  第五节 解脱道之邪见

  解脱道说过了,我们接下来说关于解脱的邪见。解脱邪见大略有五种。第一种解脱的邪见就是像密宗的那些祖师、以及现在所有的法王、活佛、仁波切,他们认为只要每天打坐一念不生,那就是涅槃。舍报时就想要用这个一念不生的灵知心去进入涅槃,这是第一种解脱的邪见。不但是密宗的修行者如此,连南投埔里中台山的惟觉法师也想要用这个觉知心去入涅槃,而觉知心是不能入涅槃的;如果可以用觉知心入涅槃的话,那就表示佛说错了;因为佛说涅槃寂静,涅槃之中无有见闻觉知、无受无想、无能觉与所觉、没有做主的心。可是惟觉法师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做主的这个觉知心灵知心就是涅槃心,就是真如”,舍报时要用这个心入涅槃,跟藏密四大派所有的活佛、法王、仁波切一样。以上是关于解脱与涅槃的第一种邪见。

  第二种解脱的邪见是想要用做主的心入涅槃,就是“我”要入涅槃。因为他知道涅槃是寂静没有见闻觉知的,可是他又认为如果涅槃之中没有觉知,那不就跟断灭、睡著无梦一样?那“我”到哪里去了呢?我消失掉了,这怎么可以,于是他认为是做主的我入涅槃,这种邪见,惟觉法师也有参与一分。

  第三种解脱的邪见是想要用色界身去入涅槃。修得无想定的人认为涅槃既然没有见闻觉知及做主的我,又处处找不到第八识,应该没有第八识,那就把自已灭掉而留住色界天的天身入涅槃,因为他也怕断灭,怕自己消失,所以他就要用这个色界的色身去入涅槃。当他在四禅境界当中时,认为没有见闻觉知就是涅槃,于是就把这个见闻觉知的我灭掉,作涅槃想却入无想定去了,他以为这样就是涅槃,舍报时就用这种方式入涅槃。这是第三种解脱与涅槃的邪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17-2-5 10:58 AM |只看该作者
接第二章

第四种解脱的邪见是关于无想定的误解。有很多人认为心中没有妄想、安住不动,这样叫无想定。早年大陆有一位很年轻就出道,非常有名的大居士,后来到台湾,就是南怀瑾老师;相信很多人读过他的书,其中有一本叫《如何修证佛法》,在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就讲无想定,他说没有妄想就是证得无想定。这还是大师喔!连密宗四大派的祖师--无论古时今日--也都是这样认为;由此可见末法的佛子对佛法的误解到这种地步,实在可怜!其实并不是没有妄想就叫无想定,无想定是修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后再转进,把四禅中的那个微细的觉知心灭了、才叫无想定(这个想是想阴的想,想阴的想就是了知)。到了四禅前、三禅后的中间定,呼吸心跳全都停了,这样才能进入四禅;四禅中没有息脉,这样再转进,把灵知心的我除掉,使之不再现前,这才叫无想定。

  古时外道很多人证得无想定的时候,就认为从无想定中退回到四禅、三禅一直到初禅再出定,之前的无想定状况就是涅槃境界。因为释迦牟尼佛说涅槃寂静,没有见闻觉知及做主的我;而他在无想定时通通都没有见闻觉知,很寂静,所以他认为自己已证得涅槃成阿罗汉。而其实他这样是证得大妾语,并不是证得涅槃。这就是第四种解脱和涅槃的邪见。

  第五种,我们要来说明无想定与灭尽定的差异。这个如果不弄清楚,对于俱解脱涅槃的邪见就无法消除。灭尽定里面和无想定里面都没有见闻觉知,这两个定有何差别呢?这可是大学问喔!我们睡著无梦时并不是定境,因为末那识不安住,虽然我们自己完全没有觉知,可是那个处处做主、时时做主、分秒刹那做主的你--末那识,并不安分;祂不断的在攀缘外面的色声香味触,因为这色声香味触会产生法尘让祂接触到。在无想定中虽然没有意识,跟睡著无事好像一样,但其实不同、因为在无想定中末那识类似在定中安住--由伏我见故,暂时不起前六识之见闻知觉性。这个诸位可能听不懂,因为这个要有禅定的证量才能了解。无想定中,前六识断了,所以没有觉知,息脉都停了,末那识是安住而不动不攀缘的,外面有色声香味触法进来,他照样安住;但因为他的身见烦恼没有断尽、种子流注的关系,突然间就使他一念心动,那个烦恼究竟是什么意思?祂自己也不知道;突然间一念心动就退回四禅,起了意识,知道自己在四禅中安住,虽然没有任何的语言文字。以上是无想定与睡著无梦的差别。

  接下来说明无想定和灭尽定的不同:无想定中前六识灭了,但末那识(就是做主的你)还有五遍行的心所有法继续在运作:触、作意、受、想、思。思就是我想做什么,我不想做什么--去做决定;触就是接触法尘;作意就是心不肯歇息,有一个想要做什么的冲动、惯性;有触法尘、作意,就有受;末那识有受,但你并不自觉,因为你的意识断了不能观察自己--无证自证分之功能;此外,有受当然就有想,想是末那的想而非意识的想。末那的想有两个,一个是与意识同在时语言文字的妄想,一个是了知、觉知、想阴的想。末那的想有了知,但行相微细,没有意识来反观时不晓得你有这个想,这个想在醒睡生死中一直存在不灭。有这个想的缘故,末那就会决定是否要在无想定中继续安住,这就是思心所。如果外五尘有变化时,这个想会使得末那的思心所产生变化,就会因身见未断而生挂碍,使你从无想定里退回四禅当中;这是表示在无想定当中,前六识的见闻觉知固然断了,但还有末那识的触作意受想思,只是安住不动而已,外境如果有什么变化或心里面的烦恼种子一流注,就会离开无想定退回四禅。这是无想定的情形。

  灭尽定是烦恼已经断了所以才能入灭尽定;入了灭尽定的人是俱解脱阿罗汉,他入了定之后如何安住呢?他是从初禅二禅一直转进到非想非非想定,在非想非非想定中把那个了知心断了,同时也使得末那识的受与想断了,因为他的我见我执烦恼断尽,所以入定以后没办法出定,因此他入定前一定会先有个设定。此方说他在这一入定前就先设定:当明天早上太阳升起照到身体,使身体有了暖触时就出定。如果他没有设定就无法出定。当设定之后他入了定,什么都不知道,乃至蛇来爬过、鸟在头上筑巢生蛋他也不晓得,因为没有前六识可以觉知。等到明天早上大阳晒到身体有温暖时,这种暖的法尘让末那的触心所接触到,由于触到这个法尘(预先设定好的法尘境)然后产生作意,之后思心所就会确定是否该出灭尽定,而末那的受与想心所也会现行确认,这样就离开灭尽定而进入非想非非想定,这时意识就有了知而开始转进,从法尘上面知道有暖触后,就渐次退回初禅而回复欲界觉知。所以灭尽定和无想定不同,无想定又和睡著无梦不同;但古今中外能有几人了解这种道理?我可以告诉诸位:从文献上,你找不到一打;因为证知的祖师们,大多没有留下文字记录;我所读过的中国祖师文献中,只有玄装与窥基师徒在《成唯识论》中讲过,可是如今已无人读得懂,因为没有禅定证量故。当诸位了解这之间的差异,你们将来证得无想定时就不会误以为那是涅槃,就不会误以为自己已成俱解脱的阿罗汉而犯下大妄语业,这样就不会轮转三恶道去。以上是第五种关于解脱与涅槃的邪见,希望大家都了解。(第二章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JBTALKS.CC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 |Share

GMT+8, 2024-11-18 01:31 PM , Processed in 0.1003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Ultra High-performance Dedicated Server powered by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Domain Registration | Web Hosting | Email Hosting | Forum Hosting | ECShop Hosting | Dedicated Server | Colocation Services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Copyright © 2003-2012 JBTALKS.CC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联盟网站:
JBTALKS 马来西亚中文论坛 | JBTALKS我的空间 |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回顶部